• <table id="owssa"></table>
    <blockquote id="owssa"><nav id="owssa"></nav></blockquote>
  • 新聞資訊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政策資訊

     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研究員 鐘鳴 “一老一小”作為社會中的特殊群體,是民生網所要兜牢的底線,因此日益受到關注。據國家衛健委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達2.67億,占總人口的18.9%。預計“十四五”時期老年人口占比將超20%,社會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全國老齡化進程迅速,養老任務繁重。

    深圳:用智慧養老破解年輕的“老”問題

      隨著科技進步,以智慧養老為代表的新型養老方式漸成體系,為老齡化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方向。自2012年全國老齡辦率先提出“智能化養老”理念以來,我國由點及面,在智慧養老領域開展了諸多實踐探索。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智慧養老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風險預測報告》,2021年我國智慧養老市場規模近5.5萬億元,后續預計維持30%的年均增長率,到2025年,智慧養老產業規模將超15.6萬億元。
      深圳是我國“最年輕”的一線城市,但在老齡化問題上也需未雨綢繆。據七普數據和《深圳藍皮書:深圳社會治理與發展報告(2021)》,深圳60歲及以上人口為940716人,占5.36%,20年間占比增幅達72.9%。福田、羅湖、南山和鹽田等原特區內地區已接近老齡化社會水平。預計到2029年老年人口占比將超10%,屆時深圳將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作為先行示范區,深圳也要在養老領域做出探索,發展智慧養老勢在必行。實際上,近年來深圳市在此方面已有相應布局和一定基礎優勢。
      政策層面,深圳市先后被列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國家醫養結合試點”“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深圳不斷在養老模式和應用場景上先行先試,當前智慧養老頤年卡項目的常住老年人口覆蓋率已提升至85%。
      社會層面,深圳的城市治理已經細化到社區和小區級別,細密的網格化管理可以更加及時地識別區域內老年人口的變化和需求,讓“15分鐘養老服務圈”有了落地的載體,也為社區養老和家庭養老的實現提供社會力量的支撐。
      經濟層面,根據沙利文《中國健康養老產業白皮書》,我國老年群體收入的73.3%來源于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和養老金。今年二季度深圳平均薪酬位居全國第三,社會消費品總額排名全國前十,深圳基本養老金水平也一直處于全國前列,整體消費能力和消費潛力較強。
      技術層面,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是深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優勢產業,集聚了華為、騰訊等龍頭企業和一批優質中小企業,可及時響應智慧養老軟硬件產品的研發和供應需要,目前我國已有的智慧養老6大品類24小類產品體系在深圳基本都有涉及。同時深圳正致力于打造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和“數字中國”的城市典范,一網平臺的構建將全面提升智慧養老水平。
      在實際推行過程中,智慧養老在供求兩端都暴露出一定的問題,部分設施和資源存在使用率不高的情況。根據騰訊發布的《銀發科技藍皮書2022》,養老行業整體面臨適老化不足、同質化過高、服務跟不上產品發展等多重挑戰;诖,深圳可從四方面推進智慧養老事業縱深發展:
      整體統籌。養老產業具備極強的正外部性和公共屬性,要從全市層面加強統籌協調,利用“雙區”疊加和“雙改”示范機遇,集合工信、民政、衛生等多部門以及社會組織、行業企業的力量共同推進,建立全市統一的智慧養老云平臺下的產品、服務、場景應用架構體系。在數據采集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信息安全問題,以免帶來老年人經濟損失及相應的信任塌陷等連鎖效應。
      圈層宣傳。因生活消費習慣差異、“數字鴻溝”帶來的適應性問題以及外來老人的語言溝通不暢等多種主客觀因素,老年人使用智慧養老產品和服務的積極性并不高。深圳可利用大數據技術和相對健全的社工機制,在宣傳上摸透老年人所熟悉的圈層,在老年人易于接受的惠民活動中穿插式滲透式地進行科技教育,利用好家庭內部年輕人向老年人引導的方式和區域內部老年群體之間的擴散渠道;在態度上要充分理解其難處,以包容的心態多給予老年人關懷和時間,讓他們能點滴進步,階梯成長。
      分類設計。深圳的老年人口有其特點,常住老年人口約為戶籍老年人口的2.6倍,遠高于北上廣等城市。其中一部分是已退休的第一代“拓荒!,他們或頤養天年或返聘再就業。除此之外還有大量外來的“候鳥式”老人,生活半徑小、社會融入度低、白天“空巢”是該類人群面臨的普遍情況。當前的養老產品出發點多為照料日常生活,難以滿足不同類型老年人的需要。產品設計者應深入了解老年群體的多樣化需求,并結合企業所擅長的板塊做好細分品類設計?梢詮臐M足老年人精神層面需求、貼合延長工作壽命等多個角度著手,而不只是從調整字體大小和頁面版式來做“表層式”適老改造。
      全程服務。將產品的購前講解、購中匹配和購后跟進串聯起來,形成全程服務閉環。如遇產品更新或使用要點應及時進行指導,充分收集老年人使用過程中的共性和個性問題。對公共助老設備做到定期維護,提升利用效率,使產品和資源發揮最大效用。
    免責聲明:素材源于21世紀經濟報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此僅供各位學習參考,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