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owssa"></table>
    <blockquote id="owssa"><nav id="owssa"></nav></blockquote>
  • 下載中心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下載中心 >方案下載

    1、前言

    我國是一個提倡尊老愛幼的國家,而贍養老人,尊重老人,孝敬老人”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青壯年是家庭的脊梁柱,不得不承擔家庭的重任,讓生活過得更舒適。所以他們必須花費很多的時間去奮斗,去拼搏。在這種背景下,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開始瓦解,老人們出現無人照顧、陪伴的情況。所以我們社會必須尋求一種方法來解決,這時各式各樣的養老機構必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并蓬勃發展起來,這些組織機構可以有效解決老人的養老問題,不斷地滿足老人的物質與精神上的各種需求,豐富其生活,讓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學,老有所樂。這些養老機構更能關注老人的生活,更貼心老人的生活,也能讓兒女們更放心的工作。從這可以看出,養老院這一服務業必將發展壯大起來。

    2、老齡化市場機遇分析

    2.1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階段

    按照國際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7%或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10%以上時,即為老齡化社會。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約為2.12億,占我國總人口15.4%,而且這個數字每年都在以3%的速度增長。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已是不爭的事實。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預測,到2025年,老年人將占全國總人口19.34%;到2040年,老年人將占全國總人口的27.8%,屆時每三個半人口中就有一個老年人口。

    2.2“老年人市場”潛力巨大

    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2.12億。以3.5%的速度遞增。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如何充分滿足養老需求,中國退休勞動者一生的積蓄總和相當于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3;另據中國老齡人協會估計,目前中國老年人消費潛力已達4萬億人民幣,而且隨著老年人消費觀念的逐步轉變,其消費數額還將得到進一步增長。由此可見“老年人市場”是一個潛力很大的市場,老年人產業尤其是養老產業是一個蓬勃發展的產業。

    2.3養老觀念逐步轉移

    傳統上,我國是一個“養兒防老”的國家,長期實行一種家庭養老的模式。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與外界交流的增多,從而使得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不斷在發生變化,使“養兒防老”的思想模式受到巨大的沖擊。特別是2000年以來,我國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以后,我國家庭呈現出一種倒金字塔的形式,一對夫婦面臨著贍養四個或更多的老人,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壓力。他們為了肩負一個家庭的負擔,不得不日夜工作掙錢,從而缺少時間照顧、陪伴老人。所以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出現,也使“養兒防老”的方式逐漸被人所拋棄。

    2.4家庭養老功能逐漸缺失

    自我國七十年代中期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以來,“三口之家”現已成為社會的主力家庭結構。許多獨生子女成家之后,所面臨的是每對中青年夫婦在繁忙的工作壓力和殘酷的生存發展競爭條件下要照料四個老人和一個孩子,時間和精力嚴重不足,導致老人空巢現象日益顯著, 根據民政部門統計,到2018年,“空巢”將成為老人家庭的主要形式,所占的比例也高達70%左右。同時兒女們擔心老人的安危,在家無人照顧老人,越來越多的老人選擇進住養老機構。并且,養老機構的老人多,老人之間將會有更多的話題,彼此談心,也是老人選擇進養老院的原因之一。

    2.5國家鼓勵養老機構的發展

    “養老”無疑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從中央到地方,從意見征集到政策落實,從國務院到民政部、財政部等各個部委,都將養老放在重要位置,各類養老政策不斷出臺。

    我國將通過在稅收、土地等方面實施優惠政策鼓勵民營資本參與社會養老體系。

    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表示,民政部和國家發改委正在起草關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一個意見。“這個意見已經基本上成型,準備報國務院審批發布。通過稅收、土地、用水、用電、用氣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鼓勵更多的民營資本參與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备]玉沛透露。

    根據介紹,在“十二五”末,按照國家確定的目標,每千名老年人實現30張床位,全國總床位由現在的357萬張提高到660萬張,每千名老人由目前的19張床位提高到30張床位。

    從今年起,新建和擴建社會辦養老機構增加床位在100張以上、符合建設項目管理規定和養老機構建設標準的,財政對新增床位給予每張4000元的建設補貼,每個機構最高補貼不超過500張床位。

    (備注:索取詳細資料請于盛東商務部聯系400-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