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2日,民政部 中央政法委 中央文明辦 教育部 財政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中國殘聯 全國老齡辦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的指導意見》 《意見》在探訪關愛服務方面作出了制度性安排,著力化解獨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居家養老安全風險,更好滿足基本養老服務需求。 結合目標任務和工作流程,提出了5項重點任務: a、建立探訪關愛服務機制,要求以縣級行政區域為單位,結合實際確定探訪關愛服務對象和內容,通過摸底排查,全面掌握特殊困難老年人基本信息和接受探訪關愛服務的意愿等 b、豐富探訪關愛服務內容,要求各地結合實際,在堅持個人自愿前提下,重點了解特殊困難老年人在健康狀況、生活困難、家庭贍養扶養、居家安全、服務需求等方面的基本情況,并針對性的采取措施,著力解決老年人居家養老困難或者幫助化解安全風險。 c、充實探訪關愛服務力量,《意見》要求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指導各地創新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五社聯動”機制,統籌基層政府、社會、鄰里社區、專業服務機構、老年人等各方力量,共同參與探訪關愛服務。 d、提升探訪關愛服務質量效率,研究制定探訪關愛服務標準規范,合理確定服務頻次,建立完善全國特殊困難老年人基礎數據庫,鼓勵開發面向老年人各種活動場景的技術應用等。 e、做好探訪關愛服務應急處置,要求探訪關愛服務人員在探訪過程中發現緊急問題時,應當第一時間協助撥打緊急求助電話,幫助聯系其家庭成員或者其他緊急聯系人。要在疫情常態化防控、疫情應急處置、極端惡劣天氣、傳統節日等特殊時間節點,采取相應特殊措施開展探訪關愛服務。 智慧老年人探訪關愛系統介紹 盛東智慧老年人探訪關愛系統,根據政策要求,通過汲取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物聯網、互聯網、智能呼叫、云計算、移動互聯網技術、GPS定位技術等),創建了一套“人防”+“技防”的智慧探訪關愛服務管理模式。 通過系統管理被探訪服務對象檔案,對服務對象的探訪頻次做出具體的規定,采取電話探訪、上門入戶探訪等“人防”服務形式,通過管理系統、手機APP、呼叫中心等主式建立起巡視探訪服務臺賬,保管好各種與巡視探訪工作有關的資料,對巡視探訪服務進行規范化管理。 通過對接安防設備、健康監測設備、緊急呼叫設備等智能設備,滿足老年人不同活動場景的監護,系統可及時發現老年人居家養老中的風險并及時預警處置,這些屬于“技訪”范疇。 探訪關愛系統主要功能模塊 老年人管理 上門探訪 主動關懷 遠程監測 探訪機構管理 去電探訪 服務商管理 健康管理 探訪計劃管理 需求服務工單 志愿者管理 活動管理 探訪人員管理 探訪工單審核 服務監管地圖 大數據中心 1、服務對象信息采集 采用身份證拍照功能對服務對象進行實名建檔;并對服務對象家庭地址經緯度進行實地采集,用于上門服務時對簽到位置的校驗。 2、上門入戶探訪 根據考核要求,按時按量進行上門入戶探訪,需要進行簽到簽退,按實填寫情況評估表,根據老年人需求,幫助下達服務工單。整個探訪過程涉及探訪人員、探訪時間、探訪人員的定位、服務照片、錄音、視頻、情況評估表、服務需求記錄下單等信息。 3、電話(視頻)探訪 根據考核要求,按時按量完成去電探訪,系統要求最低通話時間,未達到通話時長為無效,記錄去電時間、去電內容等信息,通過呼叫中心撥打的電話實現全程自動錄音。 4、遠程監測 可能給服務對象配置有生命體命監測功能的智能手表、居家安防套裝、智能床墊、緊急告警設備等。比如手表設備會定時檢測服務對象的心率、血壓等數據,如果產生異常會即時告警通知關聯的探訪員,如果未按時上傳也會有消息提醒,同時智能手表還帶有SOS緊急救助功能和定位功能,有可效地實現對服務對象的遠程監護。再比如安防套裝,包括有煙感、霧感、燃氣泄露、漏水傳感器等,可以對老年人的起居生活起來安全預警的功能,以及對人體活動進行感應的毫米雷達傳感器可準確識別老年人多久無活動跡象,是否有跌倒等異常行為,并自動觸發告警信息給關聯的探訪員或服務機構值班人員,相關人員可及時進行有效的處理。 5、需求服務工單 針對探訪中了解到的老年人服務需求,探訪人員可以通過手機APP幫助老年人下單,并派單給合作的服務機構、服務人員、甚至志愿者,由他們來上門為老年人提供需要的服務。服務完成后,機構工作人員可針對完成的工單進行滿意度調查回訪。 6、數據服務 負責定期向街道提交數據分析報告,定期向探訪單位提供服務數據,負責每月向區民政局提交探訪單位整體運行數據分析報告,負責依據指導意見規定向各街鄉鎮提供結算支持、負責與市社會福利綜合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數據對接。 探訪關愛系統部分功能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