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裕安區持續推動老年助餐行動高質高效實施,積極探索智慧助餐服務新模式,對域內已運營的107個城鄉老年助餐機構進行全流程安全監管,采取“系統+服務+終端”的助餐結算模式,實行多項優惠疊加,讓更多老年人吃上“便捷飯”“實惠飯”“暖心飯”。 二是打通信息壁壘,實現多樣支付。依托老年助餐服務智慧監管系統,建立老人信息服務平臺,對就餐老人類別(低保戶、特困供養、殘疾等)、所屬街道及社區、登記時間、服務狀態一目了然,有效打通信息壁壘,實現結算終端和老人身份證信息互聯互通。老人實名制消費,在享受打折優惠服務的同時,可以采取“刷卡”“刷臉”、現金支付等方式,最大限度提升老人就餐便利性和舒適度。截至5月底,已采集60周歲及以上老年信息92075人,城區已運營餐點日均就餐達200人次,累計消費金額達120.18萬元。 三是打通結算障礙,實現精準補助。已運營的107個老年助餐機構均與區智慧助餐監管平臺聯網聯控,可精準統計到日助餐機構就餐人數、60周歲及以上老人就餐數、日營業額、補貼金額等,智慧助餐監管平臺每月進行助餐機構自動生成信息審核備案、后臺統計、生成臺賬,實現精準補助。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區送餐服務和堂內就餐服務累計15萬余人次,為14700余位老年人解決就餐難題,發放就餐補貼16.7萬元。 四是打通監管障礙,實現實時監管。借助“一網通”智慧助餐監管系統實時監管各老年食堂和助餐點安全運營情況,實施“線上+線下”監管模式。對各助餐點進行全流程監管,促使助餐服務更規范、更通明、更全面,形成助餐服務公開化、服務質量可量化、政府補助透明化、助餐服務科學化的助餐監管體系。同時通過餐飲企業后臺提交的人員登記信息、消防檢查記錄、食品留樣信息數據、剩菜處置記錄、衛生檢查記錄、消毒記錄等查看,實現對各餐點環境衛生、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疫情防控等工作開展情況實時監管。 |